蚌埠考试公告

首页 > 招考信息 > 事业单位 > 考试公告

2025年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第一批)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平台 | 2024-11-19 09:44

收藏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2025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第一批)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以投资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山西省内形成以500千伏“三纵四横”为骨干网架,220千伏七分区运行,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等级覆盖全部城乡的供电网络格局,供电区域覆盖105个县(市、区),服务客户1664万户,肩负着保障全省人民电力供应的重要使命。

  山西电网以“三交一直特高压+14回点对网500千伏”外送通道,连接华北、华东、华中三大区域,是国家跨区“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和特高压“三交四直”输电通道汇集点,承担着向京津唐、江苏、湖北等地外送电力的重要任务,在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公司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为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创优环境、创造机会、搭建平台,让高层次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为谱写公司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电力实践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需求信息

  (一)招聘单位

  1.省会城市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国网山西电科院、国网山西经研院、国网山西建设分公司、国网山西送变电公司、国网山西信通公司、国网山西物资公司、国网山西营销服务中心、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国网山西超高压输电公司、国网山西技培中心、国网太原供电公司等单位。

  2.其他地级市

  国网运城、临汾、晋城、长治、吕梁、晋中、忻州、大同、朔州、阳泉供电公司等单位。

  3.县(市、区)公司

  公司所属县(市、区)供电公司。

  (二)招聘范围

  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统一安排,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2025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招聘主要面向电工类、电子信息类、财务会计类专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

  (三)招聘计划

  2025年第一批高校毕业生招聘计划人数约430人(含提前批校园招聘数量),最终招聘数量将根据上级单位核定情况相应调整。第一批招聘计划(含提前批校园招聘数量)暂定如下:

招聘岗位 招聘数量 招聘专业 学历层次 工作所在地
变电运检、输电运检、城区配电、电力营销、送变电施工、乡镇及农村配电营业、电网调控运行等 约360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等相关专业 大学本科及以上 县、地级市、省会城市
通信运维检修、信息系统运维检修等 约45人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大学本科及以上 县、地级市、省会城市
电费核算与账务、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等 约25人 财务管理、会计学等相关专业 大学本科及以上 县、地级市、省会城市

  二、报名条件

  (一)综合素质:品行端正,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认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录用后服从公司工作安排。

  (二)学历学位:国内普通高校2025年应届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证、学位证原则上应于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国(境)外院校毕业生应于2024年7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期间毕业,并于2025年7月31日前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

  (三)专业:主要招聘电工类、电子信息类、财务会计类专业。应聘专业为主修专业(不含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且与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完全一致。

  (四)身体条件: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及电网企业生产一线岗位工作要求。

  (五)年龄:大学本科生一般不超过25周岁,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8周岁,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3周岁。毕业生年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30日。

  (六)外语:大学本科生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优先,硕士研究生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425分及以上优先。对于其他语种达到相应水平优先。

  (七)计算机:取得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及以上证书优先。

  (八)同等条件下,退役军人优先录用。

  三、报名方式及时间

  (一)报名方式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招聘平台是公司招聘信息发布、应聘者报名的唯一渠道。符合招聘范围和招聘条件的应聘毕业生均须按公告要求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招聘平台报名。

  报名网址:https://zhaopin.sgcc.com.cn

  (二)报名时间

  自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4年11月27日止。未在规定时间内网上报名人员,视为放弃。

  四、招聘安排

  (一)网上报名

  1.应聘毕业生须在招聘平台注册,所填写学校名称、专业名称、身份证号码必须与学籍验证报告完全一致。相关信息提交后不能更改,请应聘毕业生仔细检查后再提交。

  2.填写学籍验证码。应聘毕业生须在学信网(www.chsi.com.cn)实名注册后,点击“在线验证”模块,申请当前在读学历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取得学籍验证码后,将学籍验证码(非手机验证码)录入系统。国(境)外院校应聘毕业生如大学本科就读国内院校,应填报大学本科学历的学籍验证码。学籍验证报告验证期限须延续至2025年3月15日以后。

  3.应聘志愿应对照招聘平台单位一览中“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的招聘单位。

  4.上传应聘材料。应聘毕业生须通过招聘平台及时、规范上传个人应聘材料原件扫描件。应聘毕业生须确保应聘材料能正常打开、清晰显示,因应聘材料不能正常打开、图像不清晰或未按规范要求填报导致的结果由应聘毕业生本人承担。上传应聘材料应包括以下内容的原件扫描件:

  (1)学校盖章的就业推荐表。

  (2)学校盖章的成绩单;国(境)外院校应聘毕业生须提供成绩单及翻译材料(加盖翻译公司印章)。

  (3)国内院校应聘毕业生须提供现学历的学籍验证报告。国(境)外院校应聘毕业生已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的,须提供留学认证报告;未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学历认证的,须提供现学历录取通知书、在读证明(包含院校、专业、就读起止时间等信息)及翻译材料(加盖翻译公司印章)。

  (4)最高等级的计算机等级证书。

  (5)最高等级的外语等级证书。

  (6)硕士研究生提供已取得的大学本科学历、学位证书、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7)各类获奖证书、学术成果。

  以上证书不实者,取消应聘资格。以上资料齐全者优先通过网上资格初审。

  (二)资格审查

  1.公司将组成资格审查组,结合招聘计划及相关要求,按招聘条件进行网上资格初审。

  2.笔试前,公司将分批通过手机短信、招聘平台站内消息等方式,通知网上资格初审合格的应聘毕业生参加书面资格审查,网上资格初审不合格的不再另行通知。

  3.笔试前两天进行书面资格审查。重点审查学籍信息、证书等内容。书面资格审查合格后,采集应聘毕业生身份证、指纹信息,并打印准考证(书面资格审查时间地点及所需资料以招聘平台后续发布的考试公告和短信通知为准)。

  (三)组织考试

  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要求,统一考试由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组成,时间地点以招聘平台后续发布的考试公告为准,考试成绩可在考试后3—7天,登录招聘平台查询。

  1.笔试主要测试应聘毕业生的综合能力、专业知识等内容,考试大纲以上级单位发布为准。笔试方式为计算机在线考试。

  2.面试形式以半结构化面试为主,主要测试应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涵盖专业能力、职位匹配性、综合分析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实践经历、形象气质等方面。

  (四)公示拟录用人选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核准录用人选名单后2个工作日内,在招聘平台公示拟录用名单。

  (五)签约

  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核准并履行公示程序后,通知应聘毕业生体检、签订就业协议书等事宜。

  五、注意事项

  (一)公司将通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平台向资格审查通过的考生发送短信通知,应聘毕业生务必准确填写联系电话并保持通信畅通。因填报信息不准确或通信不畅通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应聘毕业生本人承担。

  (二)公司不组织任何形式的考前培训班,任何针对招聘笔试和面试的辅导班、考试教材、复习资料等,均与公司无关。

  (三)公司在招聘过程中不收取报名费、中介费、手续费、资料费等任何费用。请广大应聘毕业生提高警惕,防止受骗,发现冒用公司名义发布虚假信息的,可直接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对应聘毕业生因参加虚假招聘造成的损失,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四)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公司将取消应聘者考试、录用资格:

  1.伪造、涂改学历学位及相关资格证书、获奖证明的;

  2.蓄意修改毕业院校、所学专业名称,虚报在校成绩的;

  3.在应聘考试过程中作弊的;

  4.在网络及其他媒体上造谣生事、发表不实言论的;

  5.应予取消资格的其他情形。

  六、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人力资源部

  联系地址:山西省太原市长风商务区谐园路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邮政编码:030021

  招聘政策咨询:0351-8571355 8571356

  招聘平台系统操作咨询:4001095598

  七、本公告最终解释权归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2024年11月18日

  原文标题: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2025年高校毕业生招聘公告(第一批)

  文章来源: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招聘平台(原链接MD5:88796613232c7d30e15d2b34bf85e8bd)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